leyu乐鱼百科中心详情

【录】泰州博物馆藏有三件饮茶宝贝一壶窥见明代泰州慢生活

  春节快到了,少不得要准备一些好茶叶待客。是茶的故乡,茶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了数千年,直到今天,它仍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。千百年,人们对茶文化的追求体现在很多方面,其就包括茶器具,而在各式各样的茶器具,一定少不了紫砂器具了,紫砂自然古朴的形象与茶文化柔静内敛的思想不谋而合,这也让它备受大众青睐。

  紫砂器具最早生于明代,但由于年代久远,材质易碎,如今完好留存下的已不多见,幸运的是,在泰州博物馆,还可以看到这样几件明代的紫砂器具,弥足珍贵,值得一看。

  六方紫砂壶险些被忽视的文物

  上世纪70年代,泰州市西郊出土了一把紫砂壶,壶身与壶盖完整无缺,暗红色的身体上不少地方都结上了厚厚一层白色土垢,粗略一看,并不很显眼,以至于未能引起当时博物馆人员的注意,没有作为文物列入馆藏,而纳入到剔除品当,与砖石墓志一起,默默地呆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。直到过了许多年后的一天,馆内考古部专业人员在地下室拓印石墓志时,才发现了这把满身泥垢的壶。经细心的考古工作者用竹刀一点一点地剔去壶上坚硬牢固的土垢后,这才露出它的本真面目。原这是一把极不寻常的紫砂壶,造型很是别致,最大的特点就是壶盖盖钮壶肩壶身壶足壶嘴都呈少见的六方形,壶把手也为带边的条形状。

  这把壶高14厘米,口径8厘米,底径8厘米。暗红色的紫泥胎体,显尽紫砂特殊之美,手工捏制的痕迹,壶内清晰可见,底和肩的边沿抹出圆角,刚带柔,古朴自然。

  消息传出之后,受到了不少业内专家的关注。有专家认为,从壶的造型结构以及技术条件看,这把六方紫砂壶与江都明万历曹氏墓出土的大彬款紫砂壶一脉相承,是鉴定和研究明代紫砂壶不可多得的标准器,具有很好的断代意义。

  1998年4月,上海博物馆和香港文大学文物馆联合举办了 紫泥清韵·陈鸣远紫砂展。这把六方壶从泰州到上海,跻身其间,以其规整的造型质朴的做工为众人齐声称道。

  泰州博物馆馆长解立新介绍,紫砂器是用宜兴特有的一种紫砂泥制成,这种泥深藏在宜兴丁蜀镇黄龙山一带的岩石之,可塑性和渗透性都很好,经过练泥制坯雕琢烧焙等多到工序,一件紫砂器就可制作完成。紫砂壶因不夺香,又无熟汤气而变成壶干流,颇受青睐。

  绞胎紫砂壶紫砂绞胎器第一例

  六方紫砂壶因形状别致而稀罕,而泰州博物馆内,还有另外一件紫砂壶珍品则因创新的制作工艺而极具价值,它就是绞胎紫砂壶。据记载,1989年12月,在泰州郊迎春果场新建住宅区时,有位农民用铁锹挖房基,在距地表不到1米的深度,挖到了这把壶。出土时,壶上面无盖,里面积满了淤泥,经测量,这把壶高10.8厘米口径7.7厘米底径7.4厘米,清理之后,工作人员发现,这把壶造型圆润饱满,口直颈球腹弯流壶把也是圆条状。与常见紫砂壶不同,这把壶的外部施釉不到底,约有五分之一的露胎,壶腹部和壶流的内胎,是红色的胎泥,胎泥有银光闪闪的细石英颗粒,这种颗粒是紫砂泥料,而在壶身除底处一部分胎土外,又加贴了一层红白相间的薄绞胎泥。据了解,绞胎泥是紫砂泥与另外一种白色的胎泥相间绞合而成,像水波,似行云,类木纹,如羽,流畅自然,充满了无限的魅力。

  综合壶的造型流的处理及制作时用胎接的方式等,专家鉴定,此绞胎壶的年代可定为明代晚期,是现存极少见的绞胎紫砂壶。

  据介绍,绞胎泥是陶瓷生史的一种创新,据现有的考古资料,其历史可上溯到唐代。唐代陶瓷工人思想活跃,不因循守旧,敢于进行各种尝试和创新,不满足于陶瓷的一色胎,而是用两种胎土绞和在一起做器物,形成有深有浅有疏有密变化多端的纹理,这就出现了绞胎器。但自宋代以后,绞胎器几乎就不见了。我陶瓷界就把绞胎器的下限定在宋代,认为宋代以后就没有了绞胎器。泰州明代绞胎壶的出土,说明了宋代以后绞胎器还有生,起码到明代晚期还有生。因为这件绞胎紫砂壶的出土,我陶瓷史上有关绞胎器生下限的记述,可能需要重新改写。更为难得的是,我的紫砂器,以前从未有过装饰绞胎的报道,此是第一例,也是唯一的一件明代紫砂绞胎壶。

  因为这把绞胎紫砂壶和六方紫砂壶,泰州博物馆在全紫砂收藏界具有很大的名气,不少紫砂收藏家从各地赶一窥真容。其实,它们也为我们了解明代泰州人的生活俗打开了一扇通道。

  明代晚期尤其是嘉靖万历之时,泰州因为有屯田和盐卤之利,再次崛起于江淮之间,经济文化进入更加繁荣阶段,此时民间吃茶之风盛行,明御史泰州人张承仁有 登泰山次韵诗 美酒香茶任所携,山茅屋是招提;桑麻景好僧堪住,榆柳阴多凤不棲。诗写的就是明代泰州人吃茶的情形,吃茶所用的茶具,以紫砂为贵,用它喝茶有许多好处,既不会烫手,又能防止茶叶隔夜变馊,使用久了,即使注入白水,照样有茶叶的清香等等。

  遥想明末清初时期,泰州文人雅士,长街曲巷,茶楼酒肆内,河畔柳阴下,亭台轩廊里,手执紫砂壶悠然自得的生活模样,当是一道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。我们如今看到的这两件紫砂壶,或许就曾盛于哪位文人雅士的手,随他一起谈笑风生,看时光流逝。

  柿蒂纹紫砂盖罐特制的茶叶容器

  人们用各式各样的紫砂壶泡茶,自然也少不了另一样西,那就是储存茶叶的茶叶罐。茶叶是一种干品,极易吸湿受潮而生质变,它对水分异味的吸附很强,而香气又极易挥发。当茶叶保管不当时,在水分温湿度光氧等因子的作用下,会引起不良的生化反应和微生物的活动,从而导致茶叶质量的变化,故存放时,用什么盛器,用什么方法,均有一定的要求。因此,茶叶罐就应运而生。

  你一定也见过不少茶叶罐,简单一点的,普通的铁盒或者玻璃瓶就行,讲究一点的则是陶瓷或者锡制罐子,但紫砂罐子如今似乎并不多见,你或许不知道,古人却是惯用它储存茶叶呢!明代著名画家徐渭就曾在诗写道青笼旧封照谷雨,紫砂新罐买宜兴。那么,古人使用的紫砂罐什么样呢?在泰州博物馆,就有这么一件,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柿蒂纹紫砂盖罐。

  这件柿蒂纹紫砂盖罐高12厘米,口径2.8厘米,以紫泥做成,泥含砂粒。罐身长圆,有一种秀丽之感。盖面钤印 氏俊造篆体阳文,在罐子的颈肩相接处贴有柿蒂状紫砂泥片作为装饰,同时用以掩饰罐口与罐颈镶接的痕迹。这只罐子的罐体制作较为工细,在清代早期紫砂器工艺水较高,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解立新说。

  解立新介绍,这件柿蒂纹紫砂盖罐是在墓葬发现的,在泰州古老的葬俗,当一个人去世,亲人为他送葬时,除了棺材内置放一些生前喜好的物品,还要在棺材前面放一只罐,里面装上米或茶叶,供逝者在前往另一个世界的途享用,老百姓叫它粮油坛。泰州地区出土了许多这类的粮油坛,大多是的青花瓷罐为主,像这件柿蒂纹紫砂盖罐一样的紫砂罐并不多。

上一篇:【产品】水性工业漆调色工招聘 下一篇:【解读】如何确立网站建设目标